安全是企业的生命线,是发展之基、立企之本。国网山东电科院坚决贯彻上级安全生产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国家电网公司战略目标,牢固确立“四个最”意识,紧盯安全生产这一“生命线”,持续推进本质安全建设,为企业发展筑牢安全根基。
坚持“严字当头”,压紧压实各级安全责任。“责任制是安全生产的灵魂”。责任得不到落实,一切都是空谈。电科院紧紧扭住责任这个“牛鼻子”,构建“人人知责、人人履责、人人尽责、失职追责”的安全责任体系。从严抓履责。开展新一轮安全责任清单梳理精修、公示宣贯,推行各层级人员“安全述职”,将安全履职情况与各级人员绩效、评先评优直接挂钩,促全员知责、履责、尽责。从严抓监督。在各专业中心配备专职安全员,充实强化安全监督队伍,充分发挥安全监督的作用和效果,突出安全责任制落实、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执行监督检查。从严抓考核。建立正反双向激励考核机制,实行“正面重奖”,每月评选“无违章员工、无违章班组”,以正向激励促进员工遵章尽责;实行“反面重罚”,严格“曝光、联责、约谈、说清楚”制度,对违章、安全责任事件等,严肃追责问责。
坚持“防微杜渐”,坚决防范安全风险隐患。“隐患不除,事故难止”。电科院牢固树立“风险可以防范、事故可以避免”的理念,把隐患排查、风险治理作为安全工作的重要内容,以一万的努力确保不发生万一。强化疫情风险管控。坚决贯彻国网公司“一个提高、六个强化”总要求,科学建立“一体化、模板化”复工防控模式,从办公秩序、公共卫生、物资保障、车辆管理等方面周密部署具体措施,严格落实“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把好“三关”,做到“三到位”。强化安全风险管控。紧盯一线作业现场和实验室这两个关键点,构建“三单一表”风险管控机制,完善作业项目危险源清单、风险分级管控清单、重大风险清单,落实风险管控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及应急处置措施;按周发布到岗到位工作计划、通报开展情况,落实电网调试检修、电源技术服务、实验室试验、院区施工改造等各类作业现场到岗到位监督人员,强化作业风险管控能力。强化隐患闭环整治。构建隐患排查“周期责任制”,明确各业务管理单位牵头负责、各基层单位主体负责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推进各专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有效开展。加大发现安全隐患、解决重大安全隐患专项奖励力度,推动员工积极开展“查找身边隐患”“专项整治纠察员”等活动。强化隐患整改过程管控,建立安全隐患月度核查、常态监督工作机制,确保安全隐患切实整改,全力提升隐患治理能力。
坚持“创新争先”,不断提升技术支撑能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更是安全第一保障力”。电科院将围绕“能源网架体系”,支撑打造源网荷储深度耦合、柔性互动的“山东样板”。做优技术监督支撑。牵头组建技术监督专家团队,做实高电压、继电保护、信息、金属、化学、环保、励磁、热工、锅炉、汽机等“十一大技术监督”。严格执行技术监督预(告)警单制度,密切跟进整改落实情况,及时通报重大问题隐患。抓好首台首套关键设备技术监督和运维支撑,强化检测手段应用及机理分析,及时发现设备缺陷,深入分析故障原因,支撑提升设备本质安全水平。做优大电网运行风险评估。建成国内首个省级电网安全防御仿真实验室,建设领先的大电网运行分析与预警平台,实现频率、电压等电网运行核心指标风险的实时预警,提升最复杂省级电网认知、分析、驾驭能力。开展省内新能源场站实测建模,全面评估高渗透率新能源接入对“外电入鲁”能力的影响。应用自主研发的“源网荷协同平台”,支撑完成了我国首次火电机组远程涉网性能试验,为山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有效支撑。做优电网设备设施检测。发挥物资质量检测中心作用,做好设备入网检测,强化检测数据分析应用,提升物资质量。深化全景式网络安全防护体系建设,做好“守望者”系列信息安全产品研发,支撑推广“零信任”数据安全防护,打牢网络安全防护基础。强化安全工器具、安全设施设备入网前检验检测,确保各类入网作业安全器具安全、可靠。
坚持“底线思维”,全力提高应急处置效能。应急处置是防范事故的重要手段,是保障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电科院持续完善应急管理体系,周密做好各类突发应对准备。完善应急预案体系,规范应急预案修订、评审、发布、培训等各环节工作,完善三层级应急预案体系,提高应急预案的简明化、模块化、流程化水平。完善应急管理机制,严格各类突发事件处置牵头部门安全职责落实,固化专业管理和应急处置流程,对内强化专业协同,对外强化多方联动,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内外衔接的应急管理机制。强化应急处置能力。围绕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方面开展应急能力评估,科学运用评估成果,针对性“补短板、拉长板”,持续加强应急准备工作。扎实开展“突击式”“双盲式”应急实战演练,强化各级单位突发事件应对能力;建立“理论+实操+考核”安全培训模式,开展一线员工灭火处置、紧急救护实操演练及技能考核,不断提升全员应急处置技能。
安全生产就像滚石上山、逆水行舟,稍有松懈就可能前功尽弃。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凝心聚力、奋勇争先,以最高的标准、最严的要求、最实的举措,切实筑牢安全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