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为首页
  • 工作邮箱
国网日照供电:推进本质安全建设 严守安全生命线
2020-06-30 12:03 来源:国家能源局山东监管办公室

Aa

字体:
|
|

今年4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就安全生产作出重要指示:“要针对安全生产事故主要特点和突出问题,层层压实责任,狠抓整改落实,强化风险防控,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日照供电公司坚决贯彻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理念,发挥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排头兵”作用,压实责任不放松、源头治理不放松、应急保障不放松,持续推进本质安全建设,为“两手硬、两战赢”保驾护航。

“三个抓手”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安全生产千条万条,责任是最关键的一条。毛伟明董事长在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工作汇报会上指出:守住安全生产这一“生命线”,牢固确立“四个最”的意识,其中“最重要的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日照供电公司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深化“党建+安全”实践,在安全责任落实上下硬功夫,把安全压力层层传导、把安全责任层层压实,不断强化企业本质安全水平。

以安全责任清单修编为抓手,拧紧责任链条。按照“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管项目必须管安全”要求,落实落细领导责任、专业责任、全员责任和监督责任,编制了涵盖部门、车间、班组等220个机构、1151个岗位的安全责任清单,充分激发全体员工抓安全、保安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拧紧领导、管理、基层“三个责任链”,实现安全生产从全员参与到全员履责转变。

以“本质安全亮旗强基”工程为抓手,彰显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党委、党支部、党员“三个作用”,以组织力量压紧安全责任,建设党员安全文化责任区,以党员示范强化安全管控,深化党员“三无”活动和“双无”创建,打造党员安全生产示范岗。以安全文化提升治理能力,组织党员干部带头讲安全、写安全文章,建设各专业安全文化长廊,打造班组安全生产“家文化”,营造“人人讲安全、人人懂安全”的良好氛围。

以全流程追责溯源制度为抓手,规范作业行为。强化作业计划刚性管理,周计划覆盖全部电压等级、全部作业类型,规范制定保证体系到岗到位计划,并在公司主页挂网公示,倒逼人员照单履责;按照“尽职照单免责,失职照单追责”要求,对现场出现的违章、质量缺陷等进行督查追责,采取月度绩效和安全积分双重考核模式,上紧安全生产“紧箍咒”。

“三个全面”推进双重预防体系建设

风险得不到有效管控就会演变成隐患,隐患得不到治理就会导致事故发生。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是预防事故发生的双重防火墙,筑牢这两道防火墙的过程,是夯实安全管理基础的过程,是实现安全管控工作的关口前移,更是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水平的有力举措。日照供电公司牢固树立“预防为主”理念,扎实开展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构建预防事故的两道防线,确保每一处现场、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部位安全风险可控、在控,将隐患消除于萌芽阶段。

全面排查,强化风险源头辨识。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开展风险点排查,实现全员参与、全过程覆盖,确保风险点分析涵盖安全生产各个环节无遗漏。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运用科学实用的辨识方法,对人、物、环境、管理等潜在危害因素进行辨识,确保风险源头充分暴露,关口节点全面管控。

全面管控,细化风险分级警示。组织风险分析与定级,对已辨识的危险源逐项进行风险分析,划定风险等级,明确公司、部室、车间、班组和岗位“五级”管控要求。实施风险公告与警示,组织全员培训,确保每名员工了解、掌握本岗位主要风险点、风险类别、风险等级、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对存在较大安全风险的岗位设置重点风险点警示,杜绝事故发生。

全面落实,深化风险隐患治理。针对风险分级管控执行情况,制定企业隐患排查计划,明确排查周期、排查范围、组织层级等,结合“安全生产月”活动要求,重点排查梳理风险管控措施落实不到位、责任落实不到位等情况,切实发挥“双重预防体系”作用,实现安全管控关口的前移。

“三个突出”强化应急保障能力建设

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应急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最要紧的是完善应急体系”工作要求,动态修编29项应急预案和482项现场处置方案,开展预案评审、备案合规性督导,推进公司应急管理体系持续完善,应急能力建设不断加速。

突出协同联动,推进应急处置能力建设。落实国家电网公司突发事件应急预警、响应工作规则和现场处置指导意见,全面推行无脚本桌面推演和“双盲式”“突击式”实战演练,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市县两级应急抢修和救援基干队伍建设,与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建立健全外部协同机制,全面提高协同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

突出全局覆盖,推进应急可视能力建设。扩大电力基建、生产、营销等各类专业重点场所视频监控覆盖广度,将视频监控设备信号全面、高质量接入公司内外网统一视频监控平台,切实保证突发事件下现场情况看得见、看得清、看得全,及时掌握现场情况,做出准确判断和指挥,进一步提高公司应急处置辅助决策可视化水平。

突出专业改进,推进消防应急能力建设。严格消防责任落实,完善消防安全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实行新建工程消防专业化管理,落实消防与主体工程“三同时”“双验收”。加快消防设施改造提升,开展无人值守变电站消防集中监控系统建设,实现消防信息接入和全面监视。明确关键场所消防维保检测要求,形成“季度维保、年度检测”常态化机制,提升全员消防“四个能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