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一步广开“电路”
--国网山东即墨市供电公司增供扩销纪实
今年以来,国网山东即墨市供电公司紧紧围绕客户需求,一手抓电网建设,一手抓电能替代,努力开拓市场,上半年完成售电量18.3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73%;完成高压客户方案勘查、验收送电285户,容量20.47万千伏安,同比增长15.98%,业扩服务时限达标率达到100%。
项目落到哪里,电网建到哪里
“一个大项目将给一座城市注入发展活力,一汽大众华东生产基地将带动即墨乃至整个青岛汽车产业的发展。”7月2日,在一汽大众华东基地建设指挥部楼前,即墨市政府负责招商引资的工作人员说,“在招商引资中,电力从来不是我们担心的事。即墨供电公司总是想到我们心里,做到我们前面。”
即墨汽车及零部件工业功能区是一汽集团投资118亿元建设的大型产业基地,目前已形成了涵盖商用车、改装车、整车装配、发动机系统等内容的完整产业链条,正向着“千亿汽车城”的目标迈进。
“项目落到哪里,电网就建到哪里。作为供电企业,就应该以客户为中心,紧紧围着客户需求转。”即墨公司总经理孟昭平说。针对市政府确定的重点项目,即墨公司提前介入,并根据即墨市经济发展规划滚动修编电网规划。4月27日,110千伏石门变电站投运,配出线路26.7千米。一汽集团即墨项目负责人说:“供电公司为我们架设了两条供电线路,实现了‘手拉手’环网供电,供电很可靠。供电员工还经常为我们进行安全用电检查、业务指导等,我们用电没有一点后顾之忧。”
经过三年建设,即墨创智新区核心区已累计投资70亿元,在引进即发集团、海隆机械集团和海立美达集团等重点企业的基础上,又有山师大基础教育集团、中科院青岛科学艺术研究院、酷特(中国)互联网工业工程科学研究院等23个以研发设计、科技服务、现代金融、信息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为主的企业院所先后签约入驻。5月29日,为即墨市创智新区核心区供电的110千伏龙山变电站建成投运,新增容量100兆伏安,配出线路22.8千米。
“之前,我们公司规划新上项目的时候,对用电还有些顾虑。现在,我们了解到,即墨电网110千伏变电站数量已经增加到18座,比2012年翻了一番。受市场影响,我们的新项目还没上马,电网建设走在了我们前头。用电的事,我们一点也不担心。”即发集团副经理杨为东说。
近年来,随着即墨经济快速发展,用电负荷急剧攀升。即墨公司在规划电网的时候,始终坚持与城市建设同步,适度超前,石门、龙山两座110千伏变电站的投运使即墨电网网架结构更加合理,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能力大幅提高,为即墨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电力支持,奠定了增供扩销的基础。
狠抓电能替代,把握市场机会
即墨市刘家庄镇天宫院村是远近闻名的旅游观光农业基地。看着前来采摘旅游的客人络绎不绝,该村党支部书记张志洋说:“过去村民致富没什么门路,人均年收入也就一万来块钱。这几年,发展观光农业,乡亲们收入增加了好几倍。”
针对天宫院村快速发展的实际,即墨公司2014年对该村电网进行了升级改造。原来的两台100千伏安变压器“下岗”了,换上了两台250千伏安变压器。他们还迁移、新竖线杆30基,村里5.7千米配电线路换成了大线径绝缘线路。电力足了,村里的家用电器也多起来。村民袁爱民说:“现在村民烧水做饭都用电,烟囱都很少冒烟了。”
今年上半年,即墨市像天宫院村这样完成电网改造的村共计有71个。刘家庄镇家用电器经营商刘建军说:“以前,一个夏天也卖不了50台空调。因为电压低,有的买回去也用不了。电网改造后,我们店去年夏天就卖了100多台空调。”据刘建军介绍,现在电磁炉、热水壶等小家电非常走俏,一插上电就能用,大家都觉得方便。2013年店里销售额只有50万,2014年突破120万元,今年销售势头比去年还要好。即墨公司彩虹共产党员服务队定期进行巡视线路设备,及时提供故障抢修服务,让村民用上了舒心电。
在即墨种植的鸠坑茶种曾随“神五”遨游过太空。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即墨茶叶种植如今已初具规模。近年来,即墨制茶业逐步电气化,大幅降低了人力成本。制茶时温度、湿度、茶叶杀青脱水程度都控制得很好,极大提升了茶叶品质和口感。“以前,手工制茶效率低、成本高,现在改用电制茶,生产成本可以降低10%。品质好了,每斤茶叶价格平均提高50元。”即墨普东茶厂负责人郭先生说。
在即墨,像普东茶厂这样实施电能替代的企业还有不少。2015年上半年,即墨公司完成了鼎泰丰小区空气源热泵供暖项目、通济办事处枣杭村民委员会楼区地源热泵项目、三里庄小学电热膜采暖项目等12个项目,完成替代电量1379.36万千瓦时,每年能够节约标准煤5517.45吨,少排放二氧化碳1.45万吨、二氧化硫46.9吨、氮氧化物40.83吨。
即墨公司党委书记孙盛刚说:“电能替代是清洁发展的需要,是我们重要的社会责任。同时,电能替代也为供电企业创造了新的市场机会,是政府、电力客户、电网企业多赢之举,我们一定做深做透、做实做好。”
新闻来源:江泽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