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胜利油田依托机采系统改造、燃料结构调整及淘汰更新落后设备等一系列措施,强化节能减排,狠抓污染防治,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十二五”以来,胜利油田能源利用能耗水平与上级部门下达的节能减排目标相比,多节约63.23万吨标煤,相当于增加原油商品量44.2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5.55万吨。
经过两年多的示范区带动、优化完善和全面推广,胜利油田采油系统创新实施的一体化技术降电措施取得显著成效。截至今年3月15日,油田累计实施优化改造2249井次,节电2613万千瓦时,平均单井日节电41千瓦时。
对此,胜利油田工程技术管理中心早在2010年就建立了技术降电管理平台,对油田所有有杆泵井进行评价,实施技术降电。
技术降电,简言之就是通过建立能耗模型,计算每口井当前能耗,并预测最佳能耗,进而优化油井生产参数、下泵深度、杆管组合、泵径等,实现节能降耗。
目前,已完成评价的15300口井中,有优化潜力的井11310口,平均降耗率达12%。
事实上,不仅是机采系统改造,在集输系统,油田推广应用高效分水技术、高效节能设备,开展站库能耗检测及工艺流程优化,62座联合站月节电19万千瓦时,月节约燃油当量180吨。
注水系统推广应用大排量高效离心泵、分压注水等措施,注水系统效率由2010年的52.7%提高到目前的53.4%,年节电4307万千瓦时。
打造绿色低碳发展新优势
一年多前,位于东营市垦利县胜坨镇海中村的鲁胜公司集输总站,突然吸引了外界的关注目光。这个看似不起眼的小站,开辟了胜利油田利用采油废水余热的先河。
地热资源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具有节能环保、稳定连续、利用率高等优势,油田地热资源丰富,它的综合开发利用可以替代部分油气消耗,对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具有推进作用。截至目前,胜利油田完成的8个地热供暖项目年可节约标煤1.41万吨,二氧化碳减排3.56万吨。
近年来,胜利油田对标国内外,瞄准炼化、电厂、热电联供等重点单位,通过胜利发电厂脱硝脱硫改造、石化总厂设备改造,实施热电联供集中供热、烟气提标治理等,结束了传统的排放方式,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
与此同时,胜利油田持续强化节能减排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创造了第一台网电钻机、第一台网电修井机、第一台液压蓄能修井机、第一台大排量柱塞泵等多项第一,显示出油田绿色低碳发展的科研实力。
在此基础上,胜利油田还先后研发出游离水脱除器、高效三相分离器、抽油机智能控制柜、移动式套管气回收装置等多项绿色低碳技术成果,并广泛应用到生产实践中。
来源:胜利油田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