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多层面、立体化、全方位的电网安全风险
分析管控体系 全力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2014年,国网山东电力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山东能监办和国家电网公司安全生产工作部署,严格落实《电网安全风险管控办法(试行)》,建立起多层面、立体化、全方位的电网安全风险分析管控体系,全年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全面实现了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确保了山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一、建立多层面、立体化、全方位的电网风险管控机制
国网山东电力充分认识到,安全管理的实质是风险管理。自2008年开始,公司全面开展电网风险管控专题研究;2010年开始发布《山东电网运行风险预警通知书》;2012年制定下发了《山东电网风险预控管理办法》;2014年根据国家能源局和国家电网公司要求,对《山东电网风险预控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完善,建立起省市县一体化、覆盖各专业、各层级的电网风险分析预警、预防控制、应急处置全过程管控机制。目前,国网山东电力已形成了“一个体系、两个机制、三个平台”的电网风险管控工作格局。“一个体系”即按照“统一管理、强化监督、横向协同、纵向联动”的原则,逐级建立了“调控中心牵头分析、专业部门组织落实、安质部门监督闭环”的责任体系,专业分工更加清晰,部门协作更加有力。“两个机制”即组建了以“年度电网运方统筹、月度停电计划平衡、日前电网安全校核”为主要载体的定期分析机制,以及涵盖预警“发布、承接、落实、督办、反馈”全过程的闭环管控机制,把电网风险管控工作纳入常态化轨道。“三个平台”即同步运用“安监一体化信息系统”、“电网风险预警管理系统”和“月、周、日”生产例会,主动研判风险,及时发布预警,监督检查执行情况,确保工作高效、有序。
二、抓重点,全面加强电网风险评估分析
风险的及时、准确辨识,是开展好电网风险管控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为此,国网山东电力组织调度运方人员学习国务院令第599号《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和国家电网公司《安全事故调查规程》,提高风险辨识能力;组织现场工作人员学习系统运行知识,并在预警通知书上以图示方式形象化地标识电网接线及风险防控重点,增强了现场工作人员的“全网”意识。积极参与国家能源局《电力系统风险分析及脆弱性评估试点工作》课题研究,制定评估依据和标准,编制《山东省电力系统脆弱性分析评估及对策研究报告》,顺利通过专家考评验收,提升了电网风险分析及预控管理水平。一是运用数据资源抓风险辨识。利用公司现有的EMS、OMS、PMS、机组监测、用电采集等系统,综合电网实时信息、历史信息以及气象信息、发电及用电侧信息等“大数据”资源,主动研判、辨识、发布电网风险预警。二是分清阶段特点抓常态评估。在年度风险评估中突出“统筹”,纵向覆盖各个电压等级,横向覆盖各个专业,每年编发《山东电网安全风险分析评估报告》和年度风险预警;在月度风险评估中突出“协调”,以保电网安全为首要任务,对基建停电、设备检修等工作进行综合平衡,制订月度停电计划;在日风险评估中注重“精益”,根据已确定的发用电平衡、设备运行状况等细节,再次开展安全校核,确保万无一失。三是针对重点工作抓专题评估。针对年度重点工作,提前开展专题分析,制订电网风险管控措施,为电网安全运行提供了坚强保障。
三、求实效,狠抓电网风险管控措施落实
一是强化电网运行风险管控。严格停电计划刚性管理,2014年主网年度计划执行率达96.68%。实施省市县一体化电网风险预警、预控管理,全年下发电网运行风险预警通知书1165份,实现风险全过程管控。坚持每日早调会制度,通报当日电网风险、基层领导干部及生产管理人员到位监督情况,对10千伏及以上线路故障、非计停进行通报分析。开展无脚本、长周期省调主备调切换演练,建立地调“双48小时停运”主备调切换演练模式。各市、县公司分管生产领导每月主持召开电网风险分析会,安质、运检、调控、营销等部门及相关车间参加,对下月电网检修方式、临时方式安排进行风险分析,对达到七级及以上电网事件的风险,及时下发电网运行风险预警通知书,并组织相关部门和专业室制定风险防控措施,分管生产领导履行签字审批手续,安质部在安监一体化平台上发布,落实差异化保电措施和应急处置准备措施。五级及以上电网事件风险防控措施由省公司审查备案,六级电网事件风险防控措施由市公司审查备案,七级电网事件风险防控措施由县公司(或资产所属的市公司)审查备案。春、秋检期间,公司安质、运检、营销、调控等部门根据电网风险预警通知,适时组织现场督导检查,对组织不得力、措施未落实的单位给予通报和考核。
二是加强现场作业风险管控。修订发布公司《电力工作票、倒闸操作票执行规定》,严格安全生产秩序管理,落实各环节风险管控要求。开展“两票”专项查评,严格规范“两票”管理和执行。开展现场作业安全承载力分析和作业前三级风险辨识管控,制定发布《安全生产承载力量化实施标准》,对车间、班组、员工安全生产承载能力诸要素量化分析,形成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承载力指标。制定发布《工作现场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到岗到位监督管理办法》,规范生产和基建现场各级人员到岗分级标准和到位监督职责。修订公司《安全督察队工作规定》,规范各级安全督察队工作流程和职责分工,健全常态化安全检查和专项督查机制。严格春、秋检停电计划刚性管理,严格领导干部、管理人员到岗到位和安全督察队监督检查,利用视频监控落实现场安全管控措施。2014年重点管控6475项近电作业、2642项3人及以下作业现场,组织3526人次开展线路一、二级防护。
三是深化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建立分类型、分专业、分层级的隐患排查治理机制,落实隐患排查治理“一查一档”、“一患一档”、“谁签字、谁负责”等相关要求,对重大隐患、人身事故隐患和有普遍影响性的隐患实行挂牌督办。
四是加强县供电企业和集体企业安全管理。全面启动县供电企业安全性评价,系统梳理县供电企业安全薄弱环节。开展集体企业“一体化”安全管理机制研究,理顺集体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流程,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明确集体企业各级负责人和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推进集体企业与主业“同管理、同标准、同评价、同考核”一体化安全管理。
2015年,国网山东电力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各项工作部署,通过深入开展安全管理提升活动,持续提升安全基础管理水平,提升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水平,为更好地服务山东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做出积极贡献。